骑手因包装破损被索赔一万五?平台不能一味和稀泥
文丨宗和
骑手因包装破损被店家索赔一万五?
据1818黄金眼报道,今年1月中旬,闪送平台骑手李师傅接到一个订单,帮杭州某品牌体验店送一台平板电脑到另一家店。结果因包装破损被索赔一万五,协商后对方做了让步,但平台还是让他赔了3000元。
乍看这则新闻,我以为被索赔一万五,包装破损一定很严重,导致了诸如平板电脑无法开机之类的后果。仔细看视频才发现,不过是最外边一层塑封膜被划开了个口子,外包装上可能也有些许划痕。
骑手反馈店家给出的索赔理由,是包装破损影响店铺二次销售。一个原本包装完好的全新平板电脑,如今外包装出现了破损,如果有消费者介意,的确会影响商品的价值。但索赔一万五,相当于平板电脑的原价,合适吗?
店家在平台下单,然后骑手接单,将商品从一地送到另一地,三方之间已经建立了契约关系。对店家来说,它的诉求很简单,就是按时、完好的将商品送达。现在商品外包装破损,影响它的价值,平台和骑手理应承担责任。
但这个责任多大,还要看具体情况。比如,店家下单时有没有保价?新闻中并未提到这一细节。按理说,保了价出现破损,店家应当直接找平台索赔,平台后续再处罚骑手,而不该由店家直接找骑手索赔。
如果店家有保价,那当然要按照保价协议执行。如果没有保价呢?按闪送相关条款,“未保价物品在递送环节因我们的过错发生灭失、破损、短少的,闪送将在运费的3倍范围内承担赔付责任(最高不超过200元)”。
也就是说,骑手和平台最高只需赔3倍运费,即24*3=72元。不过,平台的这一条款很多时候被认为是霸王条款,此前的不少快递贵重物品丢失事件,就引发过很大争议。考虑到闪送距离近时间短,一般人闪送贵重物品都不会保价,各方协商赔偿责任,更符合实际点。
店家明知物品贵重,拎个袋子就给骑手了,是不是太草率了?原本找个纸盒包起来,或者缠一层泡沫膜,就能避免现在的情况。当然,骑手在拿到商品后,或许不知道它的具体价格,也应该清楚它出自某品牌体验店,价格可能不菲,送递过程中却没有多加注意和保护,导致包装破损,主责跑不了。
展开全文
更关键的问题是,包装破损导致的商品折价,到底有多大?有没有到赔一万五,或者3000的程度?
如果只是视频中的这点破损,一万五和3000显然都太高了。对一般人来说,检验电子产品是否全新的方法很多,比如唯一编码等。不太可能因为包装出现了点破损,就怀疑产品有问题。而且,这种外包装破损,店家在日常管理中难道从未出现过,没有修复或者替换包装的可能?若能修复,按照成本索赔,也更为合理,一上来就索赔一万五,难免给人店大欺客,甚至于“碰瓷”的印象。
而在整个过程中,平台本应充当店家和骑手中间协商人的角色,可平台似乎只想和稀泥早点解决问题,最后直接从骑手账户让他赔了3000元。3000元相当于骑手大半个月的收入了,平台怎么忍心的?
当然,现有的新闻报道主要是骑手的讲述,缺少店家和平台的详细回应,事情原貌或许并非一段3分钟视频所描述的。不管怎么说,这件事远超常人理解范围,各方有必要回应下,要么“辟谣”以正视听,要么再协商给个妥善的解决方案。
评论